昆明一展销会售卖“假牛肉”市场监管局:立案调查

  发布时间:2024-06-18 21:25:00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重庆外卖-重庆喝茶-重庆喝茶预约。

央广网昆明6月3日消息(记者 赵贝贝)近日,假牛肉打假博主“大娃除妖”发布了一条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展销会上发现商家“挂牛尾卖猪肉”,昆明揭穿商家内幕后相机被摔坏的展销视频,视频发布后引发热议。卖市

事情经过:打假博主维权相机受损

视频发布于2024年5月30日,场监视频显示博主先后在展销会中的管局两家肉铺购买了肉。购买时,立案两家肉铺经营者都说自己卖的调查是牛肉,且其中一家“牛肉”的假牛肉价格只要45元一公斤。但该博主在拿到“牛肉”后发现肉的昆明纹理以及颜色与正常牛肉有很大差别,遂与其中一家商户进行理论,展销该商户后承认用猪肉染色冒充牛肉卖给消费者。卖市就在博主与商户争论时,场监一名男子上前抢夺博主的管局相机,并将其摔坏。立案见状,博主立即报警并将展销会商家涉嫌用猪肉冒充牛肉售卖给消费者的行为反映给了市场监督管理局。


博主在展销会上购买到的假牛肉(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记者了解到,博主5月29日前往展销会拍摄了该条视频,当天是展销会的最后一天。博主告诉记者,前往展销会打假是因为收到了网友反映展销会中有商户在用猪肉冒充牛肉在售卖,到达现场后发现其实不止视频中的两家商户在“滥竽充数”。“我随机买了两家的肉,拿出来一看就发现不对了。因为牛肉肉质都是比较紧实的,我买的除了从颜色,还有气味上接近牛肉外,肉质特别松软,加上有网友跟我反映说在这个展会上买到了假牛肉,我就怀疑是猪肉。”博主说道。

博主表示,有些商户将猪肉表面染成黄色,再涂抹上牛油以此伪装成牛肉售卖,在摊位前挂上一根牛尾巴,再打着“亲自宰杀小黄牛”的招牌,加之价格要比市场上售卖牛肉的价格便宜许多,经营者又再三保证卖的就是牛肉,如果不仔细辨认,消费者很容易上当受骗。博主说:“有些消费者因此一次性购买了上千元的假牛肉。”

博主告诉记者,商户被当场揭穿“套路”后,其中一家商家老板的儿子上前与他们争论时,动手打人并摔坏了相机。随后,辖区公安机关以及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了现场。“打人的那个人被找了回来,公安机关根据现场的监控视频以及我们提供的视频对他做了行政处罚。”博主说道。同时,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对现场涉嫌销售“假牛肉”的商户进行了立案调查。


博主在展销会上购买的假牛肉(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针对该事件,记者从官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当天接到相关投诉后,官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第一时间派执法人员前往现场了解情况,现场发现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出租春城路289号国际会展中心老馆的中央大厅给省外公司举办“2024昆明夏季服装展全国名优食品展”,展会开办方涉嫌未按规定进行报告、对外地来参展的经营户未严格履行入场查验制度、巡查检查制度。官渡区市场监管局对展会举办方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责令涉事经营户停止经营,对经营户涉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立案调查。

律师意见:在合法范围内,录音录像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俊蓉表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商家用猪肉冒充牛肉兜售给消费者,属于欺诈行为。不管是消费者还是打假博主,可以保留相关商品,特别是包装、发票等能够证明商品来源和交易过程的物证,向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等相关机构投诉举报。

李俊蓉表示,在合法范围内,录音录像内容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如果发生暴力行为或拍摄设备被抢夺,应该第一时间报警,或者向会展中心的保安或管理人员求助,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同时,李俊蓉建议打假博主和普通消费者在保护自己权益的同时,应保持冷静,避免冲突升级,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